情人节已到,很多商家争相炒作。更加雷人的是,竟有保险公司借此时机推出“怀孕险”,这一故造噱头的商业行为引起舆论哗然。从号称看不到月亮即可赔付的“中秋赏月险”,到此次情人节推出的“怀孕险”,频频出炉的“雷人保险”博人眼球之余号称形式新颖,但业内人士及专家认为,这些险种亦一定程度上违背了管理规范,有挂羊头卖狗肉之嫌。。
噱头为主有误导之嫌
专家认为,“怀孕险”、“赏月险”、“单身险”等险种,以贴近社会热点为优先考量,如情人节、中秋节,或是大众关心的“剩男剩女”现象,但这些产品是否应当推广仍存疑。一方面,这些产品所保障的内容,某种意义上并不具备风险性质,而是保险公司为迎合大众心理,借此推广业务的创新手段,这类保险产品的推出过程中,噱头成分较大。比如,“中秋赏月险”本叫做“赏月不便险”,此产品并不是新推出的独立险种,而是该公司一款人身意外险的附加险,不仅乘了中秋节的东风,还为去年新上线的淘宝保险赚足关注。而太平人寿“单身险”全称叫做“太平黄金圣斗士单身保障”,名称上便力求取得目标顾客群,即青年人的注目,实质上是一款一年期的旅行交通意外保障险,而非所强调的“单身保障”。
根据《保险法》第一百三十一条,办理保险业务活动中不得欺骗保险人、投保人、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;隐瞒与保险合同有关的重要情况。华东政法大学保险法研究所主任李伟群认为,部分新型保险产品名称与实际内容不符,有误导消费者的嫌疑。
摘自和讯。